bbin游戏官网_bbin体育-【bbin真正官网】

图片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日渐深入人心

发布日期:2022-06-13 14:17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字体:  

2022年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各地围绕“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和“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主题,为满足人民群众新时代精神文化需求,于线上、线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宣传展示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让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最终目的,在于传承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目标,全国各地积极行动、创新举措,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加大传播力度,提升文化遗产助力文旅融合发展的水平,取得明显成效。

民俗技艺留在身边

酒香也怕巷子深。构建多元丰富的非遗项目传播交流平台,是当下推动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关键。

2022山东非遗购物节将持续至6月底,主要依托淘宝、京东、抖音等线上平台,万达集团、银座集团线下门店,以及云游齐鲁小程序、好客山东旗舰店等多个渠道开展销售、展演展示等活动。山东各地525名网红达人和非遗传承人在线参加该活动,线上线下相关店铺多达640余家,相关非遗产品有近万款,涵盖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还同步开展“好客山东”品牌商标非遗专项许可工作,发挥“好客山东”品牌价值,为非遗传承和发展提供新动能,让非遗走进百姓生活。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等组织170余个非遗项目和老字号企业,参加非遗购物节和非遗暨老字号博览会商品展示展销。今年还首次在重庆轨道9号线开通“山城非遗伴你行”非遗专列,在专列内宣传展示全市非遗资源及非遗保护成果,让人民群众随时随地共享非遗、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近日举办的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主场活动暨第三届湖南非遗购物节,联合湖南省14个市州的非遗工坊、非遗老字号、非遗企业,免费发放了7.5万元非遗消费券,让人民群众在购买、使用非遗产品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共享非遗保护成果。活动期间,湖南省各市州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举办300余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非遗活动。

每次相遇皆是美好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参与文化遗产体验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各地积极创新形式手段,结合新的传播媒介和信息技术,让非遗与民众“每次相遇皆是美好”。

“我曾在山西太原的小窑头非遗文旅小镇参与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体验,不仅知道了我们身边有这么多可以了解、接触非遗的地点,也对非遗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山西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段雅婷说,以前她对非遗的理解比较狭隘,以为就是刺绣、雕刻这样的老手艺、老技艺,“看到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的讲解和展示后,我才知道非遗包含的类别很广,像山西的傅山拳、万荣笑话、西华门舞狮、牛郎织女传说等也是非遗项目。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太原漆器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人,他给我们讲了太原漆器制作的复杂工序和师徒传承的故事,我深受感动。”

6月初,家住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的王传友,特意带着小孙子到济南市文化馆参加传统非遗项目体验活动。“这几年没少来济南市文化馆,我是来学书法的,孙子是来学非遗的。”王传友说,济南市文化馆这几年开展的特色非遗体验活动很多,并且特别抢手。“多宣传非遗是好事,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是民族的根。”王传友说。

创意添彩幸福生活

文化遗产与年轻人、与时代的接轨,需要借助创意。近年来,文化遗产主题文创开发蔚然成风,部分地区先行先试,探索了诸多经验,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提供范本,也让无法言语的文化遗产充满活力与时代气息,走入公众视野。

近日,在参加中国—东盟文化论坛期间,广西博物馆研究馆员、广西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吴伟峰在活动会场购买了一条传统特色和现代审美相融合的“壮锦丝巾”。吴伟峰介绍:“广西博物馆联合文化公司,聘请意大利设计师对壮锦文创进行设计。‘土味’壮锦通过设计师之手变得时尚起来,同时也实现了广西少数民族织锦文化的现代表达。”吴伟峰长期聚焦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推广,他认为功能转化是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广西博物馆“珐琅彩百花纹系列产品”就是功能转化的代表。

山西“晋明堂”平定紫砂品牌创始人李伟说,传统紫砂器在许多年轻人眼中可能距离生活比较远,是与“诗酒茶”相关的高雅物件。近年来,工作室中“80后”“90后”成员大胆创新,在传统紫砂器创作基础上注入新元素,和一批国外设计师合作设计了许多中西合璧的精品,满足年轻人个性化需求。

目前,晋明堂成立了平定紫砂实验室和北陶研发中心,专门针对平定紫砂的差异化发展,不断研发、迭代和创新,先后针对紫砂技艺与砂器烧制技艺、刻花瓷技艺、堆塑技艺、推光漆技艺、珐琅彩技艺、泥绘技艺等进行融合尝试,收到不错的效果。这群年轻人希望通过他们的创意,讲好中国紫砂故事。

(统稿:苏锐,参与采写:郭志清、郭凯倩、张玲、苏锐、侯文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 电话:0827-5260702
中共巴中市纪委巴中市监委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 举报电话:5282153 举报邮箱:bzzswxcbjjz@sohu.com
网站标识码:5119000013蜀ICP备2021008191号-1 川公安备案51190202000253号